非穆斯林名人对《古兰经》的看法
[歌德,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6页] 在谈到《古兰经》时,歌德(Goethe)说: “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终迫使我们心悦诚服地敬畏……它的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它的目标明确而远大,是一贯地、真正的崇高卓越。因此,这部书在各个时代都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G. 马拉格利欧斯(G. Maragl…
[歌德,摘自 T. P. 休斯(T. P. Huges)《伊斯兰辞典》(Dictionary of Islam),第526页] 在谈到《古兰经》时,歌德(Goethe)说: “它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终迫使我们心悦诚服地敬畏……它的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它的目标明确而远大,是一贯地、真正的崇高卓越。因此,这部书在各个时代都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G. 马拉格利欧斯(G. Maragl…
根据伊斯兰教义,死后会发生什么?我想列出离开人世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您有什么建议吗?伊斯兰如何看待死亡? 安拉是全能的、智慧的、全知的主宰。 这是一个非常诚恳而且有深度的问题,鉴于提问者可能对伊斯兰了解不多,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 在《古兰经》的最后几章中,有一章被称为“时光章”,其中的奥义可以解答诸多人类对于生死的问题。让我们先阅读“时光章”的译文: 以时光盟誓[1],一切…
斋月是伊斯兰历的第九个月份:莱麦丹月。这是真主首次将高贵的《古兰经》降示给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月份。全世界有能力的穆斯林都要在这个月斋戒,从黎明到黄昏禁止饮食,同时增加宗教功修,只为接近造物主。这是求得真主的喜悦,虔诚拜主、与家人和朋友团聚的时刻。 1. 为什么每年的斋月不在每年的同一时间? 在伊斯兰信仰中,穆斯林更多地遵循伊斯兰教历,它属于阴历历法,而非现在常用的阳历公历。因此,斋月每年都在公历的不同时间段到来,根据封斋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每年斋月的季节也有所不同。例如,当纽约的穆斯林在夏季封斋,而澳大利亚的穆斯林则处于封斋较为容易的冬季。几年之后,他们的情况就会交换过来。吉庆的斋月固定在伊斯兰历九月,而对于阳历来说,则每年斋月会比前一年斋月提前半个月左右到来,好处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在每年斋月里品尝不同的时令蔬果。 而且,在炎热的夏季封斋会相对困难一些,特别是在气温最炎热、白天最长的一段时间封斋,需要极大的毅力与忠诚的信仰。因为斋月的季节变化,在相对凉爽的季节封斋的穆斯林也能够对这一点有所体会,所以他们不会忘记为了那些在炎热季节封斋的兄弟姐妹祈祷。 2. 三十天不吃不喝会死吗? 在斋月里,穆斯林不会一整个月不吃不喝,因为这样确实会要命!在斋月里封斋的意思是从破晓到黄昏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喝。封斋的人在晨礼之前起来,吃一顿能量充沛的封斋饭,通常包括高纤维食品、水果、以及充分的水。当晨礼的宣礼响起,他们就停止吃喝。 在斋月里的白天,穆斯林正常开展学习或工作,履行每日的礼拜,并增加他们的善行与功修。在斋月里,每件善行与功修都会得到加倍的回赐。因此很多穆斯林尽力而为,争取收获这一月份的所有吉庆。例如,有些穆斯林在斋月的30天里诵读整本高贵的《古兰经》。 3. 为什么穆斯林儿童也要被迫封斋? 穆斯林儿童不必封斋。清高的真主在高贵的《古兰经》中说: “对于宗教,绝无强迫。”(高贵的《古兰经》2:256) 在伊斯兰中,任何人都不必强迫做任何事。斋戒是伊斯兰中的一项定制,正如它对于我们之前的祖先一样。成年穆斯林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封斋。病人、老人、旅行者、经妇、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妇女不需要封斋。事实上,伊斯兰禁止以任何方式伤害自身。因此,如果对于某些人来说,封斋会导致虚弱与疾病,那么他们不需要封斋。 对于不封斋的穆斯林来说,仍旧有方法收获斋月的吉庆。为封斋的人准备斋饭、施舍、哪怕是记念真主,都属于善行,也有相应的回赐。 4. 穆斯林过斋月是为了减肥吗? 正好相反,有些穆斯林甚至在斋月增重!因为长时间的禁食,很多穆斯林在开斋后错误地暴食富含卡路里的油炸食物和甜品。突如其来的大量能量摄入导致脂肪堆积。这样的暴饮暴食导致胃病,同时也使人在礼拜的时候感觉倦怠。 当然,大部分穆斯林在开斋期间吃着健康的食品:全麦、瘦肉、蔬菜、多种水果。这样的饮食不仅能增强体力与耐力,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地履行功修,同时也不会引起胃病。 5. 在斋月里还不能做什么? 在神圣的斋月里,还有一些禁止的事项。在白天斋戒的时段里,夫妻之间不得行房。同时,抽烟、说谎、闲聊、背谈等等恶习是在任何时间段都被严格禁止的事项。穆斯林应该将精力放在取悦真主上,多干一些善功以及其他体现出信仰的工作。 6. 通过封斋折磨自己有什么意义? 神圣的斋月是给全人类的恩赐。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期待斋月的到来,而当时间流逝、斋月接近尾声的时候则会感到难过。 使者ﷺ说: “真主说:‘人的各项善功都归他自己,唯有斋戒归我,我藉斋戒给予回赐……’” 你当思索,真主全年不断地为他的众仆降下慈悯。穆斯林非常乐意通过封斋的方式表达对造物主的爱和感谢。他们以取悦真主的心态迎接斋月到来。对于他们来说,封斋无论如何都和折磨自己贴不上边。封斋是一种信仰的操持,以及对独一真主的托靠与信任。 7. 斋月的每一天都像是过节吗?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斋月的每一天都可以被比作节日。全世界的穆斯林家庭在开斋时准备一大桌饭菜,招待亲朋好友。斋月也是回忆往事的时刻,各个年龄段的穆斯林齐聚一堂,大家回首过往的斋月。斋月也是讨论重大家庭问题,并通过虔诚功修解决问题的月份。 正如西方的感恩节,在斋月期间每个家庭都需要准备大量的食物、也会产生很多家务。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即便是家里最小的成员,以便大家能够尽快完成厨房里的工作,投身功修。 8. 你在封斋期间偷偷吃喝吗? 这是穆斯林在斋月期间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它的答案是“不会”。穆斯林时时刻刻敬畏真主,他们知道真主时刻监视他的行为,哪怕他独处在一间没有门窗的房间,面对一桌美食,他也不会吃一点。尽管没有人看到他,但真主是全知一切的主。穆斯林羞于违背真主,调养与维护万物的主宰,而且我们害怕使真主恼怒。他们对真主的感情是一种根植于心、超越时空的大爱。因此他们绝无可能偷吃偷喝。 在封斋的时候,穆斯林能感觉到与造物主更紧密的联系。封斋本身能提高穆斯林的自控能力,同时让他们同情不幸之人的遭遇。没有什么能够比饥渴的感受更加现实。斋月的斋戒是针对人性在控制基本需求上的一种锻炼,使我们能够控制这些欲望,而不是被它们所制约。 斋月是如此盛大、特殊的场合,以至于很多非穆斯林都曾被吸引,来体验一段时间的斋戒,甚至是单独封斋。在回答了这些关于斋月的问题之后,你有没有想尝试封斋,感受一下斋月的热烈氛围呢?
你说:「你们来吧,来听我宣读你们的主所禁戒你们的事项:你们不要以物配主,你们应当孝敬父母;你们不要因为贫穷而杀害自己的儿女,我供给你们和他们;你们不要临近明显的和隐微的丑事;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了解。你们不要临近孤儿的财产,除非依照最优良的方式,直到他成年;你们当用充足的斗和公平的秤,我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当你们说话的时候,你们应当公平,即使你们所代证的是你们的亲戚;你们当履行真主的盟约。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觉悟。」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真主的大道。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敬畏。(高贵的《古兰经》6:151-153) 上述经文提出伊斯兰中的十项戒律。伍拜岱·伊本·萨米特(愿主喜悦之)说,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麦加接受人们的宣誓效忠时,曾对他们宣读上述经文。有些伊斯兰学者将其称为“宗教的普适教导”。戒律的内容包括信仰,功修(崇拜礼仪),伦理道德,以及社会、经济、民事法律。在《圣经》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戒律(出埃及记20:2-17;申命记5:6-21),犹太人以及基督教徒称之为“摩西十诫”,它可以概括为: 在高贵的《古兰经》中,类似的戒律在上述三节经文中被提出。每节经文都有一个非常恰当的结尾。第一节经文提出五项戒律,结尾是“以便你们了解”,第二项经文提出四项戒律,并以“以便你们觉悟”结束,第三节经文只提出一项戒律,以“以便你们敬畏”结尾。显然,其用意是要求人们利用理智,记住自己的责任,遵循真主的道路,才能够获得正直与虔诚的品格,即:敬畏真主,这是信仰的终极目的。让我们仔细研读这些被分在三节经文中提出的戒律: 一、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了解: 1. 不要以物配主 真主是独一的。如果相信有任何其他人或者物能够分享真主的神权,就是以物配主以及亵渎的行为,这是一项大罪。信主独一是最为真实、最符合逻辑与理智的原则。其他二神或者多神的信仰没有理性以及现实的根基。 2. 孝敬父母 善待父母即为他们做一切好事。包括给他们尊重、敬重、善意以及爱。理智要求子女必须尊重父母,并且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表达感激之情。忽略父母权利的子女失去了理智、毫无体面可言。 3. 不要因为害怕贫穷而杀死自己的孩子 正如父母有权利,子女也有权利。即便是婴儿和胎儿都有权利。不能因为任何理由杀死他们,哪怕是贫穷也罢。真主为每个人提供给养。保护孩子也是理智的原则之一。正如父母应该被尊重,孩子们应该得到保护。 4. 不要临近明显以及隐蔽的丑事 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里,都不应该做无耻下流之事。理智的做法就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避免丑事。就像明显的罪恶确实存在,也有隐藏的罪恶。明显的罪恶包括偷窃、杀人、通奸、贿赂、造假、恶作剧等等,隐藏的罪恶包括表里不一、没有信仰、仇恨、贪婪、多疑等等。要远离一切罪恶。 5. 不要杀人,除非是经过法律程序 除非经过法律程序、为行使正义而杀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杀人。只有那些失去理智的人才会因为仇恨或者愤怒杀人,这已经超出正义的范畴。行凶者没有被绳之以法,而无辜者却无端遭殃,甚至有更多的人会因为某人被杀而感到痛苦。这种行为背离了理智和常识的要求。 二、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觉悟: 6. 保护孤儿的财产 这意味着保护弱者的权利。人们常常记得维护强者的权利,而忽略弱者。 7. 用公平的称,不缺斤短两 必须公平交易,诚信是所有生意的原则,而人们经常忘记这一点。 8. 证词公正,哪怕是针对近亲 人们愿意维护亲属,站在他们的一边,而不是公正的对待所有人。 9. 履行约定 要履行一切约定,尤其是那些以真主之名立下的契约。不要忘记你的约定。 三、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敬畏: 10. 遵循真主的道路 只有真主的道路才是正道,其他的道路均为歪门邪道,都不是近主之路。
什么是开斋节?为什么穆斯林庆祝这一节日? 开斋节是怎么回事?在开斋节时,穆斯林真的会娱乐吗? 在英语中,早餐即为开斋之意。 开斋节标志着斋月的结束——全世界的穆斯林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斋戒。 在伊斯兰中,这一项庆典中包含与众不同的意义与精神。 它是一项增加善行的场合,以及继续服从、顺服唯一造物主安拉的决心。 新月在哪里? 与圣诞节不同,开斋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历日期。开斋节的日期由伊斯兰阴历的历法决定,在公历中并不固定。 它是一个假期! 在穆斯林国家中,开斋节被规定为公共假期,至少为期三天。 最近,美国的不少学区也已经给与穆斯林的节日官方的认可,允许学生在穆斯林节日期间放假。 沐浴净身、穿新衣 穆斯林在节日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净身。他们穿上最好的衣服,吃上少许椰枣,然后去往清真寺礼拜,开启节日的一天。 特殊的礼拜 开斋节的特殊礼拜使穆斯林齐聚一堂,记念安拉的恩典,赞美安拉的荣耀与尊大。 礼拜在黎明后不久举行。男人,女人,小孩,都被鼓励去参加礼拜,聆听一场约一个小时的讲座。 消灭贫穷的日子! 当日,要为穷人出散一项特殊的宗教课税:开斋捐。它包括如大麦,椰枣,葡萄干,或面粉这样的食物,以便穷苦的穆斯林能在节日里有充足的给养。 变换路线 选取与来时不同的路线离开清真寺,是被推荐的行为,这样可以在城市中传播喜悦,使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 家庭聚餐 好香!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享用美食,参加游行与庆典,欢度美好时光。 交换礼物 给孩子和亲友互赠礼物是节日的传统。妙极了! 记念安拉 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这是记念安拉、感谢安拉赐予的各种恩典、并且祈求饶恕的时刻。
阿里·巴纳特是一名澳大利亚的穆斯林百万富翁,他因说过“癌症是一份礼物”而被人所称颂。他将财产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不幸之人。巴纳特死于2018年5月29日,年仅32岁。 巴纳特是悉尼的一名百万富商,在2015年,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当得知这一噩耗的时候,医生都说他只剩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活不过一年。真主啊!然而,巴纳特还有别的打算。 在此之后,巴纳特又奇迹般地存活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看清人生的真谛,这种转变使他把癌症当成真主慈悯给他的礼物。癌症促使他以取悦真主、服务社会的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而不是沉溺于奢靡的生活和自私的享受。 巴纳特曾经痴迷于花钱和炫富——他购买豪车、珠宝、以及各种时尚奢侈品——而患癌后,他则致力于捐献大量的财富。他说,自己的目标是捐出全部财产,不留下一分钱。 巴纳特的前途未卜,唯有来自真主的启发:在有生之年力行善功。巴纳特将余生奉献给为服务大众的事业。他创建“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慈善项目作为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捐赠媒介。他将帮扶的重点放在非洲,特别是多哥,一个西非国家。他亲自前往多哥,访问困难群众,并帮助他们建设清真寺、医疗中心、村落、以及能够容纳几百名孤儿就读的学校。 对于穆斯林来说,帮助孤儿能够获得巨大的回赐,尤其是在后世中。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我和抚养孤儿的人在乐园里就像这样。”他讲这句话时并举食指和中指作示意。(布哈里圣训实录) 这一则圣训说明了穆斯林善待、照料孤儿的重要性。如果他们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在天堂中与穆圣ﷺ毗邻而居。而巴纳特的志向远远不止于在有生之年多多行善。他鼓励其他人也能够加入他所组织的慈善活动,这样他们也都能够在今后两世收获善行所带来的回赐。 在2015年被医生确诊只剩下7个月生命的阿里·巴纳特启动了“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的慈善项目,以帮助非洲的贫困人口。 在临死之前,巴纳特说: “在人生中要尽力树立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计划,一个任务,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哪怕你的性格并不如此,你也可以资助别人的计划。只要你能行动起来。” 通过鼓励他人行善,巴纳特践行着使者ﷺ的圣训: “穆民归真后继续受益的善功,一是曾经教授和传播的知识,二是留下清廉的儿女,三是留给后人的《穆斯哈福》(《古兰经》的抄本),四是所修建的清真寺,五是为旅客修葺的住所,六是疏通开挖的河渠,七是在健康活着之时从自己财产中出散的‘所得格’(施舍)。这些善功的回赐,在他归真之后,仍将滔滔不绝地到达他那里。”(伊本·马哲) 如此川流不息的回赐是伊斯兰中所特有的,是真主对穆斯林慷慨慈悯的体现。在巴纳特的感召下,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积极响应,为巴纳特的“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项目(MATW)捐款。现在,项目已经收到超过百万澳元的善款,可以为捐赠者的今后两世带来源源不断的报赏和回赐。 毋庸置疑,巴纳特人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永久的遗产鼓舞人心。他的人生是真主美好恩慈的典范:在崇拜真主以及服务大众中度过的人生,即便短暂,却是充实而意义非凡的生命。 …
伊斯兰宗教是普通和诚实的团体,我们介绍和平和单纯的伊斯兰,伊斯兰是一个人全身心崇拜和服从独一的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