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造物主允许祸患的存在?
伊斯兰对生活中的考验和磨难的观点能够给人赋予极大的力量。灾难、祸患、以及悲伤——一切形式的磨难和艰辛——都被看做造物主所降下的考验。人生不是一场宴会,我们因更高贵的目的而被创造——即崇拜造物主。为实现这一目标,考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考验能够帮助我们时刻记起我们的崇高使命,并且这是我们接近造物主的途径。实际上,考验可以被当作造物主之爱的标志。穆圣(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 “如果安拉喜爱一个人,就会对他进行考验。”(提尔密济圣训集) 为什么造物主要考验祂喜爱之人?考验和磨难是获得造物主的慈悯的一种途径,是进入天堂永恒乐园的方式。造物主在《古兰经》中清楚地陈述: “你们还没有遭遇前人所遭遇的患难,就猜想自己得入乐园了吗?前人曾遭受穷困和患难,曾受震惊,甚至使者和信道的人都说:「真主的援助甚么时候降临呢?」真的,真主的援助,确是临近的。”(《古兰经》2:214) 其中的美好之处在于,造物主给我们克服这些考验所需要的一切手段,使我们强大。确实, “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古兰经》2:286)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今世中遭遇的祸患或苦难是特例,而不是常态。和健康相比,病痛相对短暂,就好比和大地的寿命比起来,地震只是稀疏的事件。另外,我们不了解某些事情背后的智慧,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背后没有蕴藏智慧。比如有些情况下,疾病能够帮助免疫系统的建立;地震释放地壳之间的应力;火山喷发为地表带来大量的矿物,使土壤更加肥沃。有一句古谚语说:“蛇毒中有解药”。一个人如果不经历困苦,如何能感受到平素的快乐?如果没有经历病痛,又怎么能体会到健康的好处?有这样的说法: “世间的祸患仿佛画中的阴影,如果你在近处观察,你会把它们当成缺陷。但如果你倒退一定的距离,你就会发现,这些阴影的部分在整个画作中有美学功能。”(伊斯兰神学与祸患的难题,艾布杜·哈基姆·穆拉德,Islamic Theology vs. the Problem of Evil, Abdal Hakim Murad) 挑剔的人也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声称祸患和苦难没有更高的目的。然而穆斯林就相信考验和苦难是实现终极目标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古兰经》中强调这一概念,说: “他曾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古兰经》67:2) 在某些宗教中,一个人在世界上的良好地位是他/她获得造物主喜悦的标志。例如,如果一个人谋到一份好工作,或者住在漂亮的房子里,都暗示造物主对他/她非常满意。然而,在伊斯兰中,健康、财富、贫穷、病患等等,都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志:它们是考验的一种方式,以便看到他/她对某种境况的反应。 错误的假设 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祸患与苦难,而且我们应该关注该如何使人类的经历更加安宁和平。有些人争论说,祸患与苦难的存在可颠覆造物主存在的理论。然而,将感情因素排除在外,上述论点是否令人信服? 上述论点可以概括为: “一个全善的,全能的造物主竟然与世间所有的祸患与苦难共存,真是难以置信。” 其逻辑是这样的: 基本的逻辑学习就能使你认识到,上述的论据并不可以推导出其结论。结论并不符合前两点陈述。也许,结论倒有可能是正确的;本质上说,这是仅有一定概率成立的议论。上述的理论非常薄弱,因为它基于两个主要的错误假设。 造物主仅仅是全善、全能的吗? 上述关于祸患和苦难的议论,错误地代表伊斯兰中对造物主的概念。造物主不仅是全能、全善的;祂还拥有许多尊名以及特性,其中每一个都要以全面的视角来理解。例如,祂的尊名之一是至睿的主。因为造物主的属性是睿智的,因此祂所意欲发生的一切,都符合智慧。如果某件事情背后有智慧,那么这件事一定有其目的。挑剔的人会如此回应: “为什么造物主要以这种恶的方式考验我们?” 这种回应错误地表现伊斯兰的观点,因无知而提出错误的论点。这里的重点是,不能因为无法理解一件事情之中的智慧,就说这件事情中没有智慧。上述论点是孩子的典型说辞。很多孩子吵闹着让父母答应他们的要求,比如说,让他们喝那种看上去很诱人的棕黄色饮料(威士忌)。孩子们因为父母不给他们喝而哭闹,他们觉得父母很坏,不让他们喝这种饮料。他们不知道父母不让他们喝这种“饮料”背后的道理。 《古兰经》用深刻的故事和叙述使读者逐渐接受并理解这种观点。例如,在穆萨圣人和黑祖尔的故事中: 他俩就依来时的足迹转身回去。他俩发现我的一个仆人,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恩惠赏赐他,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知识传授他。穆萨对他说:“我要追随你,希望你把你所学得的正道传授我,好吗?” 他说:“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穆萨说:“如果真主意欲,你将发现我是坚忍的,不会违抗你的任何命令。”他说:“如果你追随我,那么,(遇事) 不要问我什么道理,等我自己讲给你听。” 他俩就同行,到了乘船的时候,他把船凿了一个洞,穆萨说:“你把船凿了一个洞,要想使船里的人淹死吗?你确已做了一件悖谬的事!”他说:“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不能耐心和我在一起。”穆萨说:“刚才我忘了你的嘱咐,请你不要责备我,不要以我所大难的事责备 我!” 他俩又同行,后来遇见了一个儿童,他就把那个 儿童杀了,穆萨说:“你怎么枉杀无辜的人呢?你确已做了 一件凶恶的事了!” 他说:“难道我没有对你说过吗?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穆萨说:“此后,如果我再问你什么道理,你就可以不许我再追随你,你对于我,总算仁至义了。” 他俩又同行,来到了一个城市,就向城里居民求食,他们不肯款待。后来他俩在城里发现一堵墙快要倒塌了,他就把那堵墙修理好了,穆萨说:“如果你意欲,你必为这件工作而索取工钱。”他说:“我和你从此作别了。你所不能忍受的那些事,我将告诉你其中的道理。 至于那只船,则是在海里工作的几个穷人的,我要使船有缺陷,是因为他们的前面有一个国王,要强征一切船只。至于那个儿童,则他的父母都是信道者,我们怕他以悖逆和不信强加于他的父母,所以我们要他俩的主另赏赐他俩一个更纯洁、更孝敬的儿子。至于那堵墙,则是城中两个孤儿的;墙下有他俩的财 宝。他俩的父亲,原是善良的。你的主要他俩成年后,取出他俩的财宝,这是属于你的主的恩惠,我没有随着我的私意做这件事。这是你所不能忍受的事情的道理。”(《古兰经》18:64-82) 评价上述经文,《古兰经》注解学家伊本·凯西尔解释道,安拉将对这些事情真相的知识赏赐给黑祖尔,却没有将这些知识告诉穆萨,参见这句经文: “你不能耐心地和我在一起。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 伊本·凯西尔写道,上述经文的意思是: “当你看我违背你的律法之时,你觉无法忍耐我并陪伴我,因为我有安拉教授给我的知识,而祂没有把这些知识告诉你。你却有安拉没有教授给我的知识。”(伊本凯西尔经注) 从实质上说,安拉的智慧和知识无穷无尽、至臻至全,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则有局限,换句话说,我们的智慧和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伊本·凯西尔如是解释经文: “你没有彻底认识的事情你怎么能忍受呢?” 指的是: “我知道你要有理有据地批评、否认我,但我了解安拉的智慧,我们看到隐藏的利益,而你却看不到。”(伊比德,Ibid)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符合造物主的智慧,这种看法鼓舞人心,积极向上。这是因为安拉的智慧与祂的属性中其他方面,如完美与仁善,并不冲突。因此,所有的祸患与苦难是安拉的更为宏大计划中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能够在信士的心中激发积极的心理反应,因为在最后,所有的祸患与苦难都有充满智慧和仁善的目的。14世纪学者伊本·泰米叶总结这一观点说: “如果至高的安拉是创造一切的主宰,祂根据其智慧的目的创造善恶;从这一点上看,祂一切的行为都至善至美。”(《圣行的道路》Minhaj As-Sunnah 3:142/2:25) 造物主没有赋予我们理智吗? 对于第二个假设,合适的回应就是造物主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允许苦难和罪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便是一个强大的论点。伊斯兰信仰的丰富智慧为我们列举出诸多理由,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内心深处的平和。满足这种神圣目标的结果是永恒的幸福与快乐。如果这是我们的首要目的,人类生活经历中的其他方面则属次要。造物主说: “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我不望他们的供给,我也不望他们的奉养。”(《古兰经》51:56-57) 如上所述,造物主创造我们是为了考验我们,考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苦难与祸患。《古兰经》中提到: …